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大全 > 十九载寻踪,血衣为证——记潮安彩塘中学英烈之爱

十九载寻踪,血衣为证——记潮安彩塘中学英烈之爱

十九载寻踪,血衣为证——记潮安彩塘中学英烈之爱

2018年,在潮州市公安局举办的英烈遗物辨认会上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抖着捧起一件满是弹孔的血衣。当看到第七个弹孔旁熟悉的补丁针脚时,他终于失声痛哭:'这就是我的妻子陈楚吟!'这件保存了十九年的血衣,见证了1999年那场震惊潮安的反黑行动中,时任彩塘中学教师的陈楚吟为保护学生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。

1999年3月,几名歹徒闯入彩塘中学企图绑架学生。正在上课的陈老师立即组织学生撤离,自己却坚持留在最后抵挡歹徒。身中七枪的她仍用身体死死抵住教室门,为数十名学生争取到宝贵的逃生时间。当警方赶到时,陈老师已倒在血泊中,手中还紧握着半截粉笔。

由于当年技术条件有限,部分牺牲者身份难以确认。陈老师的丈夫李国良始终不肯放弃寻找,每年都会到公安局询问进展。十九年间,他走遍潮汕地区所有可能的线索点,甚至自学了DNA鉴定知识。'我答应过要带她回家。'李老师抚摸着血衣上的补丁哽咽道,'这个补丁是我亲手缝的,她总说针脚太粗糙,却一直舍不得换。'

如今,彩塘中学设立了'楚吟纪念园',每年清明都会有师生前来祭扫。陈老师曾经的学生们多数已成家立业,他们中有人成为教师,有人选择从警。'陈老师用生命给我们上了最后一课。'已是刑警队长的学生林伟说,'她教会我们什么是责任与担当。'

这件布满弹孔的血衣现珍藏于潮州革命历史博物馆,编号19990315。它不仅是烈士身份的见证,更成为潮安教育工作者英勇精神的永恒象征。当阳光透过博物馆的玻璃展柜,那些弹孔仿佛在诉说着:有些离别,需要十九年才能好好说再见;有些记忆,纵使血染衣襟也不会褪色。
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aitang.net/product/236.html

更新时间:2025-10-29 00:39:29